|
|
1.不乘坐“黑车”、“黑摩的”等无营运资质车辆,不乘坐超载、有故障等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的车辆。
2.坐车时,保管好财物和身份证等报到必需物品,下车时提前15分钟清点好自己的行李。
3.要在铁路局、 航空公司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固定售票点购票。
4.收到火车、航班延误信息,请及时与相关机构联系进行信息确认,谨防诈骗。
5.候车(机)时,请在规定区域内排队等候。
6.行走、候车(机)、乘车(机)时,贵重物品一定要随身携带,提防扒窃行为。
7.在火车、飞机、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上不要随意回应陌生人的搭讪,更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勿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微信、QQ、家庭和学校等相关信息轻易告诉陌生人,以防上当受骗。
8.旅途中,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建议和邀请,对陌生人敬让的饮料、食品、香烟、纪念品等,婉言谢绝。
9.如遇突发情况,可适当求助身边人、所在场所服务人员,必要时向警察求助。
10.养成坐出租车索取发票的习惯,通过发票可以查找到出租车车主。
1.报到期间,要带好录取通知书、身份证、银行卡、党团关系证明等一系列重要证件,请随身携带妥善保管,尽量不要委托他人代管,以免丢失。
2.进入寝室收拾自己的行李时,要先将贵重物品锁入柜子或随身携带,离开寝室时要锁好门。
3.缴纳学费时要按照学校老师要求去做,接到陌生电话或收到陌生短信要求更改缴纳学费方式时不要轻信;学校发放的助学金、奖学金等费用,学校老师都会明确指出办理方式,不要轻信他人的说法,以免上当受骗。
1.刷单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有额外提成,号称“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刷第一单时,犯罪分子会小额返款让你尝到甜头,当刷单交易额变大后,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你拉黑。目前,在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刷单诈骗案件发案数居于首位,特别是大学生等年轻人群体成为此类案件的高危群体。千万不要从事任何形式的刷单、刷信誉等“工作”,并且刷单本身就是一种欺骗手段,大学生应当诚实守信,自觉抵制刷单行为。
2.贷款诈骗:犯罪分子会以“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等幌子,吸引你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之后让你以“手续费、刷流水、保证金”等理由先交纳各种费用。当犯罪分子收到转账后,便会卷款消失。由于诈骗APP或网站大多仿冒正规贷款平台,制作精美,足以以假乱真,因此让人真假难辨。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金融机构或手机正规应用市场下载APP,并且正规贷款不会提前收取任何费用。
3.虚假购物诈骗:犯罪分子以低价促销的幌子发布低价商品消息诱骗你,一旦上钩,对方便要求你添加QQ、微信私下转款交易。犯罪分子会先让你转款但不发货,还会编造货物被查扣、收取定金等理由诱骗你继续转款,随后将你拉黑。警方提醒网络购物要选择有知名度、信用度和安全保障的网站,并认真核对网站网址,防止上虚假网站;在购物过程中不要点击通过网站专用聊天工具以外的方式(包括QQ、微信)发过来的链接,更不要贪图便宜随意转账购买。
4.网络游戏诈骗:犯罪分子打着买卖玩家手中的游戏账号和买卖游戏装备的幌子,利用假的交易平台,来骗取玩家手里的账号和钱财。千万不要轻信网络游戏中弹出的优惠、中奖、买卖信息,购买装备或虚拟游戏币尽量使用通过认证的正规平台进行交易。联系网游交易客服时一定要留意客服是否实名注册,有无联系电话等,不要在QQ、微信等私人交流平台上进行交易,更不要随意点击发来的链接、二维码。
5.助学金、奖学金诈骗:犯罪分子冒充高校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向困难学生或其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对困难学生或成绩优异学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如不及时领取将会过期,而后指挥受害人操作转账。如果遇到发放助学金及奖学金的,请先向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真伪,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6.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盗号软件盗取QQ号或者微信号,登录QQ或者微信后冒充当事人与其好友聊天,通常以急需用钱等理由向其借钱,犯罪分子提供账号让受害人转账。网络聊天工具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同学们遇到亲戚朋友通过QQ和微信等网络聊天工具,向你借钱或者让你帮忙付款的,一定要先打电话核实对方身份,防止熟人的身份被冒用而上当受骗。
7.注销“校园贷”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称你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犯罪分子以不符合当前政策或校园贷账号异常需注销否则影响个人征信等为由,诱骗你在正规网贷网站或互联网金融APP上贷款,然后将贷款转至犯罪分子账户从而骗取钱财。不要轻信陌生人声称你之前有“校园贷”行为,更不要对“征信会受影响”信以为真。如遇以“校园贷”为借口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
8.红包返利诈骗:犯罪分子以举办活动、为明星过生日、报复渣男等为借口,发布“付款小额费用成倍返利”的“红包返利”广告,一般会拉你进入聊天群中,此时群中的“托儿”会纷纷表示“返利已收到”增加你的信任。在你上当后,最初付款的几笔也可能小额返利,但投入较大以后就会被对方拉黑或踢出群。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承诺高额返利的一定是诈骗,切勿轻信。
9.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以被害人的银行卡、社保卡、医保卡等信用支付工具被冒用,或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要求被害人配合调查,并发送虚假“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使被害人陷入恐惧,再让被害人进行“资金清查”或者将钱转入公检法指定“安全账户”,以自证清白,从而实施诈骗。
在此提醒同学们:
1.十个凡是:
① 凡是“不要求资质”,一切放贷前要先交费的网贷平台,都是诈骗!
② 凡是刷单,都是诈骗!
③ 凡是通过网络交友,诱导你进行投资或赌博的,都是诈骗!
④ 凡是网上购物遇到自称客服索要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⑤ 凡是自称“导师”“辅导员”等,以任何名义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⑥ 凡是自称“公检法”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⑦ 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你入群,让你下载APP或者点击链接进行投资、赌博的,都是诈骗!
⑧ 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让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⑨ 凡是声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影响个人征信”的,都是诈骗!
⑩ 凡是非官方买卖游戏装备或游戏币的,都是诈骗!
2.开学报到前,请一定按照学校指定的途径缴纳学费、住宿费、体检费、医保费,学校不会以任何形式或名义,在非学校官方平台上向学生或家长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3. 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老师等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等各种名目时,同学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老师联系求证。
4. 接到航空公司短信或电话称航班已取消时,千万不要拨打短信上提供的电话,应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查询。
5.守好“三卡”: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参与买卖、转借、转租电话卡、身份证件、银行卡、对公账户等行为,同时也不要把自己的QQ、微信等社交工具租售他人,保护自己及家人的信息安全,也防止沦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帮凶。
6.官方平台:国家反诈中心APP是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是一款能有效预防诈骗、快速举报诈骗内容的软件。软件内有丰富的防诈骗知识,通过学习里面的知识可以有效避免各种网络诈骗的发生,还可以随时向平台举报各种诈骗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同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后,我们要确认已将该APP所有权限打开,以便其发挥作用。
1.在道路上行走时,杜绝戴耳机,不做“低头族”,注意前后左右观察。
2.在校园内行走时,应靠右行,在人行道上行走,注意来往的私家车、电动车等,过路口时要慢下来四处看一下,不能横冲直闯。
3.外出时,要遵守交通法规,乘坐正规车辆,不着急、不抢行。
1.不使用违章电器
违章使用电器是构成学生宿舍火灾的首要隐患。违章电器主要指大功率或无安全保障的电器,如热得快、电饭锅、电水壶、吹风机、电热毯等,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引起电线超负荷,电路短路而发生火灾事故。
2.不私接、乱拉电线
要做到线路规范,避免电线穿行于可燃物中间;使用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的插座、插排,管理好插座上的各类电源插头,如有破损,及时更换,避免电线短路或接头接触不良发热引起火灾。
3. 不使用明火
严禁在宿舍内点蜡烛、蚊香,燃烧物品,燃放烟花爆竹等,不得在宿舍内吸烟。
4.外出及时关闭电源
离开宿舍前务必检查并关闭电灯、充电器等电器设备的电源,避免电器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而引发火灾。
5.不占用、堵塞消防疏散通道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是“生命通道”。宿舍内物品摆放不可堵塞门、窗,不得在走廊、过道上堆放杂物,务必确保消防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1.作息规律,别放任自己熬夜
2.按时吃饭
3.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同学们常会出现情绪的变化。如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颇高,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竞争激烈,这些都很容易使大学生的心理处于紧张状态,情绪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处理,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调节心情的好办法吧。
1.提升自身能力
(1)注重健全人格的自我培养:自主性、判断力、责任感
(2)努力提高学习能力:综合分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不断创新能力
(3)增强独立意识:独立决断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4)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多交朋友,待人真诚,能够接纳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2.学会情绪管理
进入大学后要独自面对来自学习、人际关系、生活等方面的挑战,要充分了解、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以恰当的方式处理好
3.正确面对挫折
(1)要敢于面对挫折,遇到挫折时,学会转移注意力,减少挫折的消极影响
(2)待情绪稳定后,集中精力去认识挫折本身,全面分析,找出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024级小萌新们注意:
如果在生活、学习或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出现难以解决的心理困扰,一定要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心理援助,尽快走出困境。
网络综合整理
|